不到 300 元的高性价比显卡 CMP 40HX | 核显主机升级首选(含清灰、换硅脂)
前言
半年前,给大家推荐过 P106-100,尽管这两年都没降价,但和当时已经涨价的 RX580 相比性价比还是相当可以的。但现在随着 30HX 和 40HX 的降价,P106-100 的价格优势就没那么大了。
正好最近整了一颗 12400,搭配 P106 的话性能有些不够看了,而降价后的 40HX 可以说是绝配,如果你也是带核显的 CPU,不妨考虑一下 40HX,无论是当主力显卡使用,还是搭配 9700X 及以上的中高端 CPU 过渡用用,性能都差强人意。

优缺点
40HX 目前的价格来到了 300 以内,同样的 30HX 更是降到了 150 左右,和 P106-100 差价已经非常小了,而 30HX 的性能对应的是消费级的 1660 Super,P106-100 对应的则是 1060 6G,相比之下 30HX 比 P106-100 还是强上一些的,完全值得这几十块的差价,更何况 30HX 按发布时间算还比 P106 新了好几年。
但是 30HX 和 P106 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,就是编解码全砍了,虽说本身用这卡的基本会配核显使用,不会影响日常看视频解码;但如果你有视频剪辑的需求,40HX 或许是更加完美的选择,性能对应消费级的 2060 Super,并且保留了视频编解码,无论是游戏性能还是视频剪辑都更加的得心应手。
警告
30HX 和 40HX 不补电容的情况下只能跑 PCIe x4 1.1,建议直接买补好电容的,可以跑到 PCIe x16 1.1

驱动
提示
40HX 支持编解码,下载 NVENC 开头的压缩包;P106 和 30HX 不支持编解码,下载不带 NVENC 前缀的压缩包
40HX 驱动的安装方式与其他魔改矿卡一致,可以直接参考上一期 P106 的驱动安装教程
整备
这些矿卡的工作环境都比较恶劣,硅脂和导热垫干的特别快,为了能让显卡寿命稍微久一些,最好还是稍微整备一下,清个灰,换一下硅脂和导热垫。
温度测试
清灰前,一场酣畅淋漓的三角洲之后,室温 33℃ 下,显卡的温度来到了 86.7℃,热点温度 99.3℃。

清理
拆开显卡后,可以看到显卡内部还算比较干净,灰尘很少,看来卖家补电容的时候已经轻度清灰了,但是硅脂已经硬到结块了,板子上还有一些导热垫残留的油渍。

作为实用主义者,板子看着干不干净,灰不灰的倒也无所谓,主要是要把残留的旧硅脂和导热垫清理干净。用了亿点点的 530 之后,也是“毫不费劲”的把结块的硅脂从核心上给喷下来了。

热管和散热鳍片残留的硅脂和导热垫更是顽固,不过好在这个可以直接水洗,直接拿刷子刷干净就好了。40HX 唬人的外观下,配的却是祖传的双热管,甚至还不如我之前那张华硕圣骑士 P106 的四热管。

核心
这里可以看到 40HX 的核心编号是 TU106-100-A1。

更换相变片、导热垫
警告
尽管 530 本身都是绝缘的,但由于使用时会迅速降温产生冷凝水,因此建议吹干后再上机。
等待板子完全干燥后,换上全新的导热垫和相变片,下面给出所有用到的导热垫、相变片尺寸。
相变片:25 * 20
导热垫
- 散热鳍片:1.5mm 厚度 68 * 16
- 显存:1.75mm 厚度 60 * 15 + 30 * 15 (2片)
- 电感:1.75mm 厚度 65 * 10

最后再将显卡组装回去就大功告成了,需要注意的是,背板上左下角那颗螺丝比其他的螺丝更长一些,记得区分一下。

效果
清灰后,同样是 33℃ 的室温,一场酣畅淋漓的三角洲之后,温度在 82.1℃,热点温度 94.4 ℃,相比清灰前各减少了 4-5 ℃。可惜由于 40HX 的祖传双热管,清灰后的降温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显著。

如果还想进一步优化的话那就只能改散热器了。但对于 300 块不到的显卡来说感觉又没有太大的必要,开空调使用的话,可以控制在 70℃ 左右,这个温度完全可以接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