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局域网技术基础及应用 
选择题 15~16 约占2分
5.1 综合布线 
5.1.1 网络系统设计 
- 网络拓扑结构 - 组合配置包括组合逻辑和配置形式
- 组合逻辑描述拓扑结构。
- 配置形式则说明传输路线与交换中心的连接情况,即网络单元的邻接关系。
- 拓扑结构有星型、环形、总线型和网状结构等,其中星型结构应用最为广泛。
 
-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部件 - 连接设备 指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各类接续设备。
- 传输介质 双绞线 光缆 - 双绞线 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
 
 
-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- 地下管道布线 采用耐腐蚀材料管道,能对电缆提供最好的机械保护 
- 直埋布线 除穿过基础墙的线缆外,其余部分无保护 
- 架空布线 通过电线杆支撑 
- 巷道布线 可充分利用原有安全设施,造价低 
 
5.1.2 综合布线之子系统设计 
- 设备间子系统 - 在设备间子系统,通过垂直干线或水平干线子系统连接到管理子系统 
- 管理子系统 - 用户可以通过在管理子系统中增加、交换、更改、扩展线缆来改变线缆路由 
- 干线子系统 - 干线子系统主要有点对点结合、分支结合两种 
- 水平子系统 - 一般电缆长度不超过90m,综合布线系统多采用5类和6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,也可用光纤。 
-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- 终端设备出线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。 - 信息插座类型和数量的确认 - 嵌入式安装插座用于连接双绞线 
- 多介质信息插座可用于连接铜缆和光纤 
 
- 适配器的选用 - 当设备连接器采用不同于信息插座的连接器时,可选择专用电缆或适配器。
- 在单一信息插座上进行两项服务时,宜采用一线两用器或"Y"形适配器。
- 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装置时,宜采用适配器。
- 水平子系统中选用的介质类别(电缆)与设备所需的介质类别(电缆)不同时,宜采用适配器。
 
 
5.2 局域网互联设备—集线器 
- 中继器(物理层) 
- 网桥(数据链路层、MAC子层) - 依靠MAC地址表来确定帧是否需要转发,向何处转发 - 透明网桥 IEEE 802.1d 采用生成树算法,来防止出现环路
- 源路由网桥 IEEE 802.5
 
- 交换机 - 二层交换机(数据链路层) - 建立和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交换机端口对应的交换表 
- 三层交换机(网络层) - 实现路由功能,又可根据不同网络状况做到最优网络性能 
 
- 集线器(物理层) - 它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的,而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- 结点执行CSMA/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
- 当一个结点发送数据时,所有结点都能接收到。 
- 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。 
- 串接一个集线器可以监听到数据包,多个结点不能同时发送数据帧,可以同时接受数据帧 
 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