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与调试 
选择题 25~27
8.1 蓝牙技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指标 
- 工作频段:ISM频段 2.402~2.480Ghz 
- 双工方式:时分双工 TDD 
- 业务类型:同时支持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
- 标称数据速率:1Mbit/s 
- 异步信道速率: - 非对称连接 723.2kbit/s 57.6kbit/s - 对称连接 433.9kbit/s 全双工 
- 同步信道速率:64kbit/s 
- 信道间隔:1MHz 
- 功率:0dBm(1mW) 覆盖1~10m | 20dBm(100mW) 100m 
- 调频速率:1600次/s 
- 数据连接方式:面向连接业务SCO、无连接业务ACL 
8.2 HiperLan技术标准和特点 
- 标准 - HiperLAN/1和HiperLAN/2标准均采用5GHz的射频频率
- HiperLAN/1上行速率可以达到20Mbit/s
- HiperLAN/2与3G标准兼容,上行速率可以达到54Mbit/s
- 在HiperLAN/2网络中,移动终端(MT)通过接入点(AP)接入固定网,而MT与AP之间的空中接口即由HiperLAN/2协议来定义。
- 一个AP所覆盖的区域定义为一个小区,在室内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一般为30m,在室外一般为150m。
 
- HiperLan/2特点 - 采用正交频率数字复用OFDM调制技术,速率在物理层可达54Mbit/s
- 与其他无线局域网不同,面向连接
 
8.3 IEEE 802.11不同的标准 
- 802.11是第一代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 
- 无线结点:接入设备+无线网卡接口卡 
- 无线接入点:提供无线和有限网络之前的桥接 
- 物理层:两个扩频技术和一个红外传播规范,定义在2.4Ghz的ISM波段内 
- 传输速率:1Mbit/s 和 2Mbit.s 使用跳频扩频FHSS和直序扩频DSSS技术 
- IEEE 802.11b 容量 3*最大11Mbit/s 吞吐 5-7Mbit/s 
- IEEE 802.11a 容量 8*最大54Mbit/s 吞吐 28-31Mbit/s 
- IEEE 802.11g 容量 3*最大54Mbit/s 吞吐 28-31Mbit/s(纯) 10-12Mbit/s(802.11b混合) 
- 802.11b运行模式:点对点模式和基本模式 
- 点对点:无线网卡和无线网卡之间的通信方式,最多可以连接256台PC 
- 基本模式:无线网络规模扩充或无线和有限网络并存时的通信方式;由接入点与另一台PC连接,接入点最多可连接1024台PC 
8.4 无线局域网设备的用法和区别 
- 无线网卡(WLAN适配器):只要两台计算机各自拥有无线网卡,就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
- 无线AP:集合无线或有线终端,可以连接30台左右的终端
- 天线:连接AP,提高无线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
- 无线网桥:连接几个不同的网段,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通信
- 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:具有路由功能的AP,具有NAT功能
8.5 无线接入点的安装与调试 
- 安装无线接入点 - 系统名
-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集合名称以及SNMP文件属性
- 如果没有连接到DHCP,需要指定一个IP地址
- 若与PC不在同一子网内,需要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
- SSID
- 供电方式:线内供电 本地电源供电
 
- 配置无线接入点 - 第一次配置,一般采用本地配置方式 
- 默认IP地址是 10.0.0.1,并成为小型DHCP的服务器 
- 可以为设备分配多达20个10.0.0.x范围内的IP地址 - 连接在接入点以太网端口上的PC机
- 没有配置SSID或SSID配置为tsunami,并且关闭所有安全配置的无线设备
 
- 配置信息 - System Name:无线接入点的标识 
- IP Address:设置或改变接入点的IP地址 
- Broadcast SSID in Beacon:设置是否允许设备不指定SSID而访问接入点 
- Configuration Server Protocol:配置服务器协议,DHCP为自动分配,Static IP为静态分配 
- IP Subnet Mask:IP子网掩码 
- Default Gateway:默认网关 
- Radio Service Set ID:SSID(区分大小写) 
 
 
8.6 统一无线网络原理 
- 传统无线局域网 - 以AP为中心,各AP相互独立,需分别配置 - 缺点: - 管理无线网络安全性困难
- 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间无合适区域对数据流进行监控,无法实现入侵检测和防范、服务质量、带宽控制等
- 同时管理多个AP的RF运行方式困难
 
- 新的无线局域网 - 将WLAN的部署、安全、管理和控制功能集中在AC上 - 特点: - AP只执行实时的802.11操作:发送和接收802.11帧、AP信标和探针信息、数据加密等。 
- 多个AP共享AC。 
- AP和AC可位于同一个VLAN或IP子网中,也可以位于两个完全不同的IP子网中。 
 - AP和AC之间采用隧道通信,隧道通常由控制信息隧道和数据隧道组成。 - AP和AC必须使用数字认证,每台设备预安装X.509证书。 - 数据隧道:用来封装和传输与AP相关联的无线客户端的数据 - 控制隧道: - AP通过控制隧道发现AC
- 在AP和AC之间建立互相信任、
- AP使用控制隧道 下载固件
- AP使用控制隧道 下载配置文件
- AC收集AP的各项统计数据
- 移动和漫游相关的任务
- AP发送给AC的通知及警告信息
 
- AC的功能 - 动态的分配信道
- 优化发射功率
- 自我修复无线覆盖范围
- 灵活地客户端漫游
- 动态的客户端负载平衡
- RF监控
- 安全性管理
 
- AP供电 - AC适配器
- PoE
- 电源注入器
 
- AP启动 - AP从DHCP服务器获取一个IP地址 ;.
- AP获悉所有可用AC得IP地址;
- AP向其地址列表中的第一个AC发送加入请求消息,若AC无应答,将尝试下一个AC。AC接受 AP时,将向AP发回加入响应消息,并将两台设备绑定;
- AC将AP的代码映像版本同本地存储的代码映像版本比较,若不同, AP将下载AC存储的代码映像并重启;
- AC与AP建立一条控制隧道和一 条数据隧道。
 









